您现在的位置是: > 健康 >

退休后做什么?有一些城里的老年人选择回归田园养老

2019-10-21 20:02健康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十月的五峰农场,入秋微凉。小路上,往来的行人不算多,偶有人会到摊点买些蔬菜作物。虽都是些平日里会见到的场景,却透着一丝温馨。 在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农场里,有那么一群人,在退休后放弃了城里的生活,回到农场里,开始了人生下半场的旅程。他们在这里...

  十月的五峰农场,入秋微凉。小路上,往来的行人不算多,偶有人会到摊点买些蔬菜作物。虽都是些平日里会见到的场景,却透着一丝温馨。

  在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农场里,有那么一群人,在退休后放弃了城里的生活,回到农场里,开始了人生下半场的旅程。他们在这里,找到田园生活的乐趣,也找到老年生活的真谛。

  回归自我 让子女更独立

  “我在这里种地、养鸭也不是为了挣那些钱,最主要的是为了老有所乐。”74岁的季龙说。1963年,他来到五峰农场种植经济作物。1978年成为一名英语教师,2005年退休。2018年偶然间碰到了一名学生,得知其在五峰农场仍有空地后便借了两亩,开始了新的生活。

  季龙在农场的住处有点儿简陋。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三张桌子六七张凳子,屋顶上有一些蜘蛛丝,时不时会有苍蝇飞过。

  “刚来这里的时候我也不习惯,晚上太安静了,没有路灯,很黑。”回忆起刚来农场的场景,季龙神情淡然,“但是在乡下比较舒服,也不怕影响别人。早上六点多起来,打扫一下卫生,去放放鸡,种种香蕉,还会养蜜蜂,这样也挺好。”

  提起来五峰农场的原因,季龙若有所思,“妻子在2014年就过世了,离开城市来到农村,这样也可以让子女变得独立,不会依赖我。刚开始他们也阻止我,但时间久了就没再说什么了。这里交通方便,空气也好。在作物种植上,我也可以向他人取经,别人也会过来帮忙。闲暇时会出去唱歌,和朋友打打麻将。”说到唱歌,季龙语气中带了点自豪,“我平时会在‘全民K歌’里录歌,好多人都喜欢找我合唱。”说着,便播放了几首他自己唱的歌。

  “来这里主要还是要修身养性,回归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的泉水,吃绿色食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季龙说。

  回归兴趣 重拾喜欢的事

  韩武章,是土生土长的五峰人。后来进城成为市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可他退休后回到五峰农场生活。

  “我回到五峰农场,有一个原因是我是在这里出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退休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一说到兴趣爱好,韩武章变得侃侃而谈,“我会做泥水工、木工、铁工,还会兰花组培。没事的时候还会练练书法,那张练书法的桌子就是我自己做的。”说着,指了指练字的桌子,还秀出了他的“墨宝”。

  周末时,韩武章便回到市区。“我孙子在厦大附中读初二,周五回来,我就回去看孙子。在市区比较无聊,只能看看电视。而且市区的房子在七楼,夏天很热,一整天都得开着空调。在农村的话,有事情做时间就过得快。这里冬暖夏凉,夏天开风扇就可以了。现在农场里生活方便,空气也好,想回城里的话也有交通工具。和邻里基本都相互认识,平时也会串门。”

  回归自然 体验勤苦劳作

  一进郑学哲家里,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挂在客厅中央的字,“富贵勤中求”。郑学哲的人生经历丰富。他从九岁便开始尝试各种工作,泥水工、木工、油漆工、电焊工……1974年,16岁的郑学哲选择替姐姐到农场锻炼,第二年转到五峰农场成为职工。1991年,因工作表现突出,郑学哲被调到市台办(现为漳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

  谈到在五峰农场的生活,郑学哲滔滔不绝,“我觉得农村人挺好相处的,没有心机。在这里生活很养生,我平时也会熬一些自己种的草药来喝,保健。”说着,郑学哲还带记者参观了他种植的草药及多种水果,如七里香盆景树、壁梅、牛油果、石榴……

  “回农村生活就是回归自然、体验勤苦劳作的生活、养生……”郑学哲说,这些都是他退休后回到农村生活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农村,他可以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可以和邻里串门唠嗑,可以远离城市喧嚣,过着无忧的生活。“不算热闹繁华,却也舒适安逸。”

  ☉本报记者周杨宁 实习生 林俐彦 邹美芬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health/2019/1021/4426.html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19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