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健康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 诏安党员一线战疫情

2020-02-08 14:46健康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诏安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县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防控查验站临时党支部火速成立;一名名党员主动请缨,奔赴疫情一线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一份份入党申请书纷至沓来疫情防控一线处处可见广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诏安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县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防控查验站临时党支部火速成立;一名名党员主动请缨,奔赴疫情一线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一份份入党申请书纷至沓来……疫情防控一线处处可见广大党员的身影,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中共诏安县国道汾水关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何冠宏 摄

  在诏安动车站,工作人员对下车旅客进行体温检测。

  “临时党支部” 筑牢一线战斗堡垒

  2月6日,在沈海高速公路溪南服务区查验站,诏安县交通检疫工作组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辆入闽入诏车辆。

  “防疫一线工作紧张忙碌,我们一站岗就是8小时,这飘扬的党旗设在身边,对我们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鼓舞。”诏安县侨联副主席钟雪斌,作为该查验站第二小组组长,现场指挥调度是他肩负的重要职责。

  疫情在前,党员向前。“大家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工作生活遵守纪律,战斗力强。”钟雪斌介绍,组里57岁的沈卓祥,一直冲锋在前,毫无怨言;38岁的沈鹏翔去年刚结婚,老婆将于2月底临盆,他毅然应召奔赴防控一线;临时休息室床位不够,大家将椅子一拼和衣而睡;夜里气温骤降,面对刺骨寒风,工作人员尽管在夜里被冻得直哆嗦,衣服被露水浸湿,但当好“南大门”的“守门人”的信念和使命却不曾减退。

  据了解,为更好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诏安县印发《致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积极引导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县17个重要省际通道和诏安动车站防疫查验站(点)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一线防控的组织引领作用。同时,县委组织部成立6个一线考察小组,每天深入村(区)和防控工作点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鼓舞士气,带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宣传防控知识、指导防控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县抽调干部职工组成交通检疫工作组,联合开展高速公路、国省道省界防控肺炎疫情检查工作。我们是党员,更懂得党徽戴在身上的责任。”国道汾水关临时党支部书记杨艺东告诉笔者,该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已有6名工作人员申请入党,很多党员干部纷纷写来“请战书”,要求继续坚守防控一线。

  “双报到” 助力社区防控全面升级

  “老沈在家吗?您最近有没有出门聚会或者聚餐啊?”2月5日,在诏安县南诏镇康华社区,县委宣传部党支部书记陈明芳和社区干部一起入户检查、宣传,他拿着手中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宣传单开始给居家老人讲解。“勤洗手、不出门、戴口罩……”

  连日来,诏安县南诏镇17个社区党组织迎来了一批批助力基层疫情防控的“新力量”。原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诏安县委组织部开展县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今天还需要2包盐,5斤面粉,面巾纸一提,谢谢!”在诏安县南诏镇南湖社区,党支部书记沈芳看到社区内一居家观察户发来的微信消息,整理好手头上的工作后,她立即为其购买所需用品,并送到其家中。

  “现在是特殊时期,为了方便居家隔离者的生活,当他们有采购生活用品等需求时,只需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社区干部便可实现全程代办代跑。同时,我们也会保持每天至少三次的电话或微信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居住情况,为他们疏导恐慌、烦闷心理。”沈芳说,与该社区挂钩的诏安县直机关党工委也带来了人财物的支持。

  “我们这次‘双报到’活动进一步鼓舞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士气,更加坚定了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防控一线的力量。”诏安县直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陈燕贞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共有74个县直党组织、234名党员主动到17个社区党组织“双报到”,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从人力、财力、物资等方面助推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捐赠防控经费达36.8万元,充实了基层防控疫情财力; 党员干部充实到各社区(村)疫情防控队伍,参与疫情防控消杀、难点梳理等工作。

  “三联四带头” 凝聚基层先锋力量

  2月5日,天刚蒙蒙亮,气温已跌破10℃,诏安县四都镇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小组的成员们结束连夜奋战后,稍作休息便又投入新一天的防控工作中,与疫情斗争,与时间赛跑。

  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四都镇以镇、村、组、户、人五级防控排查网络为基础,积极创新“五联五查”工作机制,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作为防控工作的总后方,我们综合协调组的职责既要扎实做好人员排查登记工作,也要及时协调解决各小组遇到的问题。”该镇综合协调组组长王玮告诉笔者,大年初二,他便告别不久前刚做完手术的父亲,从漳州老家回到四都镇,持续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与此同时,深桥镇平屿村村委会主任沈伟超也正在进行“头脑风暴”,帮忙解决农村宣传渠道较少的问题。

  “能否改变下喇叭的用途?既能减少红白事的场面,又能拓宽宣传渠道。”原来,沈伟超在走村入户中了解到村民沈志明家有平时用于红白事的扩音设备,萌发了用高音喇叭进行防控疫情宣传的想法。在沈伟超的入户动员下,村民沈志明无偿向村里提供设备,扩音设备变身成“防控新型肺炎宣传车”,沈志明甚至主动担起了宣传员的责任,定期走街串巷开展宣传工作。

  而位于诏安山区的太平镇走马村移风易俗组正忙着入户宣传,劝导村民白事简办、喜事延办,劝导村民减少聚集,截至2月4日,走马村已简办白事1场、红事延期3场。“村里的工作有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因为阑尾炎不得不手术的走马村党委书记徐慧岳在病床上仍关心着村里的工作。

  自防抗疫情工作开展以来,太平镇创新“1+7工作法”,“1”即防控领导小组,“7”即党员突击队、摸排工作组、宣传工作组、防控工作组、维稳工作组、环境整治组、移风易俗组,各司其职,把好防控一线。截至2月4日,取消所有民俗文化活动共21场次,关闭宗教场所、民间信仰场所27个,喜事取消、延期16场,丧事简办6场。

  战“疫”刻不容缓,抗“疫”各家有各法。金星乡蟳寮村采用“挂图作战、责任到点”的方式。按照干部分片分户挂钩原则,围绕“人员排查、宣传、卫生整治、消杀、物资发放、关闭聚集性场所、体温检测”等工作内容,绘制蟳寮村防控工作“作战图”,明确各项工作责任人和工作时间节点,实现一张图纸管到底,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诏安县建立起“三联四带头”工作机制,助力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党员三级联动,织密基层组织体系合力推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成为疫情一线防控的“主力军”、群众依靠的“主心骨”,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深落实。

  “双报到”党员参与入户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沈炎丹 摄

  四都镇后港村村干部和卫生院医生一起入户进行宣传 施洁亭 摄

  1月28日凌晨,在国道汾水关查验站,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对来往司乘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沈乾生 摄

  南诏镇志愿者为小区出入居民测体温构筑小区居民安全防线 沈炎丹 摄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由吴楠 洪雅君 提供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health/2020/0208/5610.html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19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