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新闻 >

93岁老党员董楚扬:不忘来时路 红心向党旗

2019-07-03 15:52新闻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诏安在线 7 月 3 日电 据 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报道 岑岩林蔚万丛中,功业芳碑闾后峰。犹记初心临圣地,践行使命吊英雄。往时戎马遗行迹,浴血江关一片红。七佚韶华君复诣,苍山幽壑觅来踪。近日,在云霄县委老干部局的组织下,时隔70年,93岁的离休干部董楚...

  诏安在线73日电 据闽南日报-漳州新闻报道 “岑岩林蔚万丛中,功业芳碑闾后峰。犹记初心临圣地,践行使命吊英雄。往时戎马遗行迹,浴血江关一片红。七佚韶华君复诣,苍山幽壑觅来踪。”近日,在云霄县委老干部局的组织下,时隔70年,93岁的离休干部董楚扬重返了有“闽南井冈山”之称的漳浦县车本村(如图)。旧地重游,他心潮澎湃,写下《凭吊车本红色圣地》一诗。车本村曾经是靖和浦根据地核心区域,先后为红三团、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委、中共靖和浦工委机关所在地,是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机关、中共闽南特委机关驻地之一。

  20岁出头的董楚扬是厦门华侨师范(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侨师)的一名优秀学生。当时,中共闽西南地下党组织在侨师建立了党支部,组织进步青年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在党组织的引导下,董楚扬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于1948年3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投身革命,侨师地下党组织决定在学校周围村庄创办农民夜校,为周边农民普及文化、时政知识。董楚扬成为农民夜校老师。“有了夜校,乡村的夜晚热闹起来了,我们不仅跟农民们讲时事政治,还教他们唱《团结就是力量》等红色歌曲,包括一些民谣。”

  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兵败如山倒,蒋介石为固守台湾,开始大肆捕杀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为了保存革命火种,上级党组织决定迅速转移厦门的地下工作者。“我接到命令,被安排第三批转移,我们同行6个同志从厦门坐汽船到漳州,化装成到三平祖师庙进香的香客,途经漳浦县车本村,辗转到南靖县树海。那时候山岭路不好走,都是深沟高壑、水坑泥泞,我们走了一个星期才到达树海。”董楚扬回忆道,“在树海游击队生活十分艰苦,一天吃两餐饭,配饭的只有萝卜干、地瓜叶和石竹,偶尔有笋煮咸菜、南瓜、空心菜,再加上一点猪肉丝,就算改善生活了。”

  1949年6月,中共闽南地委机关迁进树海大岭白咏村,在此架设电台,出版发行闽南地委机关报《前哨报》,继续领导闽南各地的革命斗争。“我的岗位就在《前哨报》编辑印刷所,共有四个人负责。当时的条件极为简陋,没有油印机,只能靠钢板刻蜡纸,手工油印。”他们及时把西柏坡新华社新闻广播稿及闽南游击区胜利消息,编辑成报发送传达给闽粤边区军民,迎接胜利的曙光。

  1949年9月,漳州解放后,董楚扬随队伍接管国民党报刊《闽南报》工作,当年12月调至云霄县人民政府担任文教科主办干事,而后一直在云霄工作,1961年任云霄县副县长,1985年任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长至1989年离休。

  离休后的董楚扬痴迷上旧体诗创作,创办了漳江诗社,担任首任漳江诗社社长,时常召集诗社成员切磋诗词创作。30多年来,董楚扬创作了300多首反映第二故乡云霄美景、追寻红色记忆、咏怀亲友故朋的旧体诗。

  ⊙朱乔柽 林建全 文/供图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news/2019/0703/1056.html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19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