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汽车 >

福建公路技术人员杨兆麟:架设钢桥的好手

2019-11-25 12:28汽车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杨兆麟示范了作业动作后,随着一声开始!其他抢险队队员们分头行动,拿钢条、拿钢架、拿工具火速就位,开始了战备钢桥的架设。整个演练过程,这位一身橘色工作服、左胸口印着福建公路的技术人员,让人印象深刻。昨日,笔者采访了在公路一线奋斗二十三年的杨兆...

  杨兆麟示范了作业动作后,随着一声“开始!”其他抢险队队员们分头行动,拿钢条、拿钢架、拿工具火速就位,开始了战备钢桥的架设。整个演练过程,这位一身橘色工作服、左胸口印着“福建公路”的技术人员,让人印象深刻。昨日,笔者采访了在公路一线奋斗二十三年的杨兆麟,听他讲述架设钢桥应急抢险的故事。

  42岁的杨兆麟出生于公路职工家庭。1996年,19岁的他从现名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漳州市公路局(现名为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作。“说实话,头三年时我对这份工作还真不适应。”回忆起刚工作的时光,杨兆麟还是微微地摇了摇头,“当时我是做路桥施工的,主要在荒山野岭的地方开工。那会儿厦漳公路还在建,春节都不能回家,必须在工地施工。哪里有项目,你就住在哪里。”

  2009年,为了全面提高应急抢险处置水平,市公路系统派二十多人到东山进行钢桥架设的学习、培训、演练。作为参赛队伍主要力量之一的杨兆麟被任命为副队长,并在当年获得全省钢桥建设比赛一等奖。2014年成为队长的他又带队参赛,获得三等奖。

  “战备钢桥是一种可以迅速拼装并用于战备和抢险的桁架梁桥,是交通中断地区的‘救命桥’,如果台风来了,发生路断、桥断的情况,就必须用到钢桥架设技术了。”杨兆麟认真介绍了钢桥的重要性,补充道,“当时主要依靠人力作业,一片500斤的配件只能由四个人抬起。很多时候都是靠大家硬撑的,肩膀破皮、拉伤是常有的事。”说着,杨兆麟边示范作业时的动作边说,“不过近几年,省里有配备改造后的相关机械来进行辅助,这样就提高了我们作业的安全性。”

  2016年的中秋节,凌晨时分,第14号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闽南,长泰县境内通往古城方向的旺后乡道被洪水冲毁,留下近十米深的大缺口,道路阻断。为第一时间打通生命线,杨兆麟等公路人再次赶赴抗台救援一线搭设“贝雷桥”。那夜,狂风夹杂着暴雨,汗水就着雨水模糊了双眼,经过连续17个小时的奋战,生命线终于被打通。

  因为一直在进行路桥施工工作和灾害抢险工作,杨兆麟有时候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这让他对家人总是有些愧疚。但问起是否抱怨过这份工作时,他笑了笑:“作为党员,对于突击抢险那肯定是义不容辞,哪里有险情就冲到哪里去,要第一时间到达险情发生的地方。”

  高强度的作业,让很多年轻人对钢桥建设望而却步,不想学习钢桥建设的技术,杨兆麟很担心这项技术会断层。杨兆麟忧虑地说:“漳州可是台风多发的地方,这种技术还是必须要有人会,总要防患未然。所以我希望能够有新鲜血液补充到抢险队来,时刻为抢险准备着。”

  ☉杨平端 林俐彦 邹美芬 文/图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auto/2019/1125/4804.html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19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