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在线8月20讯 时值八月,天气炎热。在诏安县太平镇榕城村,村民老沈倒没有往年盛夏的窘迫,“去年,咱们村里又新建了一个公厕,空间又大环境又好,每天还有人打扫,以前那种上个厕所去半条命的日子已经翻篇儿了。”
果然,走进榕城村,笔者就看到一座崭新的公共厕所。公厕进门处是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和一个干净的洗手池,两边男女厕各设四个厕位,并用隔板分开。整洁的瓷砖,敞亮的环境,让人格外舒适放心。像这样的公厕,榕城村还有三座,均设在村里居民集中的地方。
前几年的榕城村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以前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制约,村民们普遍使用自建的旱厕。土砖砌的围墙、棚搭的房顶、逼仄肮脏的环境和污浊难闻的气味,很难给人愉快的使用体验。“儿媳妇是城里人,第一次过年来家里,宁愿憋着也不敢上家里的旱厕。”老沈不好意思地说道。
老百姓的如厕窘境,太平镇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改!当然要改,但是怎么改?旱厕要拆,新厕要盖,破旧立新如何布局?公厕盖多少够用?“私厕”怎么发展?太平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调研,以“一盘棋”思想谋划布局,形成了“拆、建、导”的工作方案,即拆旧式旱厕、建新式公厕、引导建新房的村民在屋内建新式厕所。
但是,“老传统不想改,怕麻烦不愿改,怀疑效果不敢改”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让落实困难重重。对此,太平镇镇村两级干部齐动手,一户一户地入户宣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详细耐心地向村民解释“厕所革命”的好处,动员村民配合“厕所革命”。
“经过动员,我们取得了村民的广泛赞同。去年我们组织了40多人,拆除了榕城村52间旱厕,腾出了1700多平方米,为进一步推动‘厕所革命’奠定了基础。”太平镇党委副书记陈鹏辉介绍说。同时,太平镇在榕城村新建了四个公厕,供村民使用。越来越多的村民也转变了观念,在新建房子时,预埋了下水道,建设了新式厕所。现在走在村子里,没有了以前难闻的气味,取而代之的是当地应季水果青梅的果香。
而在诏安县城,公厕改造工程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连日来,该县城管局组织施工人员对位于城区一中的公厕进行墙面修整,工人们将外墙结构层脱落部分进行修补后重新粉饰,为公厕换上了新面孔。
该县城区公厕多建于上个世纪,存在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利用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诏安县推动了公厕改造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83万元,对县城区范围内23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改造总面积1275平方米,主要对公厕内部地面、内外墙面、公厕内蹲位隔板、顶棚及卫生器具和水电配套设施进行更换及修复,保障环境达到公厕的“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蚊蝇、无臭味、无溢流,水通、电通,灯明。涉及改造的公厕主要位于中山公园、良峰公园、秀峰社区等人流密集区,项目预计今年8月底完工。项目完成后,将全面提升该县城区公厕品质,为市民创造一个规范有序、干净卫生的环境。
涂若涛 吴 楠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news/2019/0820/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