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科技 >
龙海稳扎稳打推进食品企业复工复产
2020-03-16 10:15科技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作为首个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县级市,龙海稳扎稳打推进食品企业复工复产 食在人为全力以复 然利食品公司生产线 9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天运转14个小时,日产手工蛋糕13500件、虎皮蛋糕7000件、南瓜吐司2200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位于龙海市东园工业...
作为首个“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县级市,龙海稳扎稳打推进食品企业复工复产——
“食”在人为全力以“复”

然利食品公司生产线
9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天运转14个小时,日产手工蛋糕13500件、虎皮蛋糕7000件、南瓜吐司2200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位于龙海市东园工业园区的然利食品公司进展顺利。
为能尽早复工,然利食品费尽心思,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行研发了一套“消毒屋”流程。该流程还被龙海市制作成了《企业复工需要注意事项》宣传片,用于指导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目前,公司2个厂区工人复工率100%,产能已恢复到100%。”负责人蔡井辉介绍道。
作为中国首批“食品工业百强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和首个“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县级市,食品工业发展关乎龙海经济发展大盘。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龙海市“早”字当先锋、“稳”字做基础,出台《龙海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六稳”、加快复工复产十六条措施》,扎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2月29日,全市107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100%复工;至3月14日,产能恢复近90%,其中83家实现满产超产。
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是首要工作。在制作《企业复工需要注意事项》宣传片的基础上,龙海市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制作应急处置小视频供参考;指导企业建立健康管理团队,对员工进行全员健康监测;建立企医联络机制,由责任医生团队对企业进行培训、督导,督促跟踪有不适症状的员工及时就诊,增加了复工复产的安全系数。
位于白水镇的陈鸿记食品,旗下的肉松蛋糕今年前两个月拿到的订单便是去年全年的总销量。“疫情期间不好招工,多亏了政府帮忙招了40多人,让企业满产有了保障。”负责人陈亚荣点赞政府部门的真心帮扶。
为促进企业早日复工复产、满产超产,龙海市及时成立复工复产工作小组,实行“市领导+科局”双挂钩机制,组成13个督导组,1组帮扶1个乡(镇)场,营造浓厚的复工复产竞赛氛围;各乡(镇)场同步组建企业复工复产摸排小组,实行“一村一专班、一企一小组、一人一档案、一日一会商”的“411工作法”,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
工人不够,组织开展“龙海市2020年春季(线上)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成功推动本地工人就近上岗替代外地工人2400多人。
资金不够,对企业信贷风险和融资需求进行全面摸排,组织金融机构向以食品企业为主的102家企业发放贷款203笔,贷款金额7.34亿元;向21家发放无还本续贷24笔,贷款金额5278万元。办理出口退税100户次,退税额2972万元;办理延期缴纳税费5户次,税费总额751万元。
物流不畅,通过开介绍信、工作函、交通证等各种形式,为12家急需向省外客户供货的食品企业及时开具道路通行证20多张;为146家农副产品经营户,开具绿色通行证1200多张,确保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在供应链协同上,协调省内外食品包装材料加快货源供应,保障食品企业包装需求,商请浙江温州苍南县工信局同意海新饲料厂饲料包装袋供应企业提前复工,保障海新饲料厂不断供,40万头生猪和600万只家禽饲料不“断炊”;支持安得马富机械公司转产口罩,相继协调推动18家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复产。
眼下,龙海市正举办食品网络直播推广活动,邀请“网红”在抖音直播平台推介龙海特色食品,进一步提升龙海食品的知名度,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目前,已举办2期,共有30多家企业参与,推出特色休闲食品50种。2次直播共吸引5万人次关注,下单成交3500笔,货值10万元。
⊙周志荣 陈刘娟 蓝爱国 文/图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tech/2020/0316/5898.htmlTags:
上一篇:长泰宏发电声:产量超去年同期
![]() |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360齐向东:数据保护做不好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新网5月24日电 5月22日-24日,2017中国网络安全年会在山东青岛举行。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今日先锋】吴超男:志笃教研探索不已
诏安在线 7 月 3 日电 据 诏安电视台 报道 吴超男是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县科协兼职副主席,漳州市物理...长三角科创板预备营开营 25家企业或成科创板未来之星
长三角科创板预备营开营 25家企业或成科创板未来之星 本报讯 (记者 孙云)昨天,长三角科创板预备营在五角场...南平:助力南平绿色发展,有我科特派!
助力南平绿色发展,有我科特派! 本报记者 郑雨萱 刘国军 通讯员 詹国兵 何兴明 王柳珍 初秋,正值南平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