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教育 >

云霄县追忆峥嵘岁月 弘扬“向东”精神

2019-08-28 16:32教育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云霄向东精神纪念馆内迎来跨世纪重聚:上世纪70年代云霄县委原书记李文庆回家追忆峥嵘岁月弘扬向东精神 93岁的云霄县委原书记李文庆在参观展馆 云霄:追忆峥嵘岁月 弘扬向东精神 诏安在线8月 28 讯 8月22日,云霄县向东精神纪念馆迎来开馆以来最高龄、最特殊...

  云霄向东精神纪念馆内迎来跨世纪重聚:上世纪70年代云霄县委原书记李文庆“回家”——追忆峥嵘岁月弘扬“向东”精神

  93岁的云霄县委原书记李文庆在参观展馆

  云霄:追忆峥嵘岁月 弘扬“向东”精神

  诏安在线8月28 8月22日,云霄县向东精神纪念馆迎来开馆以来最高龄、最特殊的访客——93岁的李文庆。他是70年代云霄县委原书记,是曾带领云霄干部群众劈山跨海、建成向东渠的老功臣。得知定居漳州的老书记重返云霄热土,曾奋战在建渠一线的干部、民工、烈士后代都特意赶来,大家忆往昔、述今朝,一场向东渠建设者们的跨世纪重逢在此上演。

  展馆内,一张张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一件件古味十足的劳动工具,再次唤醒了李文庆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记忆。昔日勇于拼搏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银丝的老人。这群平均年龄约75岁的特殊访客,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们用苍老的手拂过陈旧的展品,畅叙那些年“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父亲在建渠中,因土方坍塌不幸因公殉职了,您早前还去家里慰问过我们。前年,馆长谢鹏志专程到家里拜访,通过技术手段为我们复原了父亲的遗照,存放在纪念馆里,一家人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这天,因公殉职的鼓楼第十五生产小队队长林友森的儿子们都来了,他们紧握着李文庆的手诉说着感激。得知烈士遗像复原的消息,李文庆欣慰地点头:“他们是烈士、是功臣,敢于牺牲、不求回报,咱们不能忘了他们呀!”

  “我们铁姑娘突击队成员,都是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但个个能当男的用,400多斤的条石原料照样用人力运到施工现场,吊上槽墩高架。”当年的铁姑娘突击队副队长方泽叶如今已70岁,聊起亲历的建渠故事总有说不完的话。参观中,方泽叶指着墙上悬挂的黑白照片,热切地询问李文庆是否还记得当年参与建渠的小姑娘们。当听到老书记说出“记得”两个字时,方泽叶开心地笑了。

  “我们挖掘主干渠、运输土石,都是靠人工一铲一镐、手挖肩挑完成的。展馆里这些手推车、自行车、小学生的书包,都是那个年代我们用来运输土石料的工具呢!”时任东厦大队团支部副书记的张潘贞是向东精神纪念馆的常客,她一一细说眼前展品的由来。

  “我们”——这两个字也是李文庆老人在追忆49年前的经历,常常提到的关键词。李文庆说:“建设向东渠不简单,建成向东渠更不简单,这是我们云东两县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成果!”

  时针倒拨回上世纪70年代,时任云霄县委书记的李文庆带着领导班子成员走遍全县各公社场调研,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以及群众生活需求。当时,云霄南部正遭遇严重干旱,在实地调研后,李文庆集思广益、大胆决策,提出从漳江上游筑坝建渠引漳江水往南部干旱地区,并跨越八尺门海峡进入东山岛,解决两县千百年来“十年九旱”的设想,得到上级和驻地部队的大力支持。1970年9月,向东渠引水工程破土动工。云东两县5万多位干部群众踊跃上场,风餐露宿,战严寒、斗酷暑,干得热火朝天。

  历时两年半,向东渠建成通水,两县农田灌溉和饮水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多年来,历经地震、台风、暴雨的考验,这座凝聚干部群众血汗与智慧的向东渠,至今屹立不倒。当年建设18座7335米石拱渡槽的设计技术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福建科技成果奖”。随着时光的流逝,建渠功臣有些已相继离世,建渠故事也逐渐被遗落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有感于此,耄耋之年的李文庆老书记再次提笔,耗时8年撰写《向东!向东!——向东渠引水工程回忆录》,将云东两县建设向东渠的卓越奉献载入史册。

  这本闪耀着“向东渠创业精神”的著作,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云霄县提出要大力弘扬向东渠创业精神、赛龙舟拼搏精神、乌山革命精神;同年,学习向东渠创业精神写入县“两会”工作报告。向东渠世坂渡槽成为县委党校户外教学点;曾参与建渠的谢鹏志主动挑起民间宣传员的重担,自筹经费、苦掘素材于2018年建成主题纪念馆;乡村振兴宣讲团进村入户宣传向东渠创业精神……全县掀起新一轮宣传学习热潮,越来越多人受到感召加入宣传队伍中。

  当天下午,李文庆一行还到向东渠管理处、向东渠世坂渡槽等地,重回旧地、重忆初心。走访中,当李文庆得知县委、县政府越来越重视向东渠创业精神宣传工作,他频频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李文庆说:“虽然现在我的身体大不如前了,但是提起‘向东渠’三个字,胸腔里的一颗心总是咚咚跳得非常厉害。向东渠带起了云霄后期许多的水利设施,福荫子子孙孙,建设向东渠的故事是云霄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流传世世代代。”

  ☉郭扬文/图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edu/2019/0828/3019.html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19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