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修复的钉船图
漳州新闻网讯(黄炳钦 文/图)12月9日,在东山县铜陵镇孔炳煌船模作坊,笔者看到一张珍贵的钉船图。这张61年前绘制的钉船图由东山县地方国营造船厂第一任厂长陈火顺绘制,图纸名称为“造漳浦县旧镇帆运社运输船规格配甲明细表”。
图纸分三部分:左上角配有1958年7月7日填写的造船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表,表中所列造船需用材料共38种。旁边另一小格中注明“地方国营东山造船厂”,“交船日期1958年8月26日”,三点说明:1、本图都按公尺做量度标准,即1=3000=30公尺,2、本图各种零件按船图配给,3、以闸半型为中心标准。设计制图:陈火顺(盖章),单价:8千元正。右上角是船底龙骨和船体分解图及尺寸。下面是运输船线形图的正面图和侧面图。
据已退休的造船厂工程师李永楠介绍,这张钉船图图纸设计者陈火顺从小师从李永楠的祖父李鲂学,新中国成立前长期跟随师父在海澄、漳浦一带钉船,因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很受师父和同行的赏识。更难得的是,在长期钉船生涯中,陈火顺善于将在各地学到的钉船知识融会贯通。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山县造船业成立钉船互助组,1955年成立钉船合作社,陈火顺都被选为负责人。1958年造船合作社改为地方国营造船厂,陈火顺任第一任厂长。李永楠说,这张钉船图的发现对东山岛海船钉造文化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间造船都是靠师傅口传心记,从来没有“设计制图”,现存的极少数船图都是外观象形图。
东山县造船业到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出现规范绘图,这张1958年绘制的钉船图却将现代造船的线形图、布置图、断面图、结构图,连船的造价都包括在内,填补了东山岛海船钉造文化的空白。其次,陈火顺从来没有上过学,更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完全靠个人聪明才智设计绘制这一张钉船图,在那个时期是非常难得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是非常珍贵的。
这张钉船图被发现后,经过裱糊、修复后,现保存在铜陵孔炳煌船模作坊。钉船图中运输船长19米,宽4.6米,桅杆高16米,孔炳煌计划按照图纸尺寸以1:10的比例制作成船模。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news/2019/1212/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