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旅游 >
诏安往事:难忘的诏安花墩糖厂往事 你了解多少?
2019-11-22 16:15旅游 来源:诏安在线
简介忆诏安花墩糖厂的基建与投资管理 涂建元 1981年初,我从建设银行龙溪地区(现漳州市)中心支行调到建设银行诏安县支行(以下简称诏安县建行)工作。是年10月,诏安兴建有史以来(当时)最大型、投资最多的建设项目花墩糖厂,我有幸参与该工程的建设,在其中主要负...
忆诏安花墩糖厂的基建与投资管理
涂建元
1981年初,我从建设银行龙溪地区(现漳州市)中心支行调到建设银行诏安县支行(以下简称“诏安县建行”)工作。是年10月,诏安兴建有史以来(当时)最大型、投资最多的建设项目——花墩糖厂,我有幸参与该工程的建设,在其中主要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即发放基建贷款并进行资金监督与管理。
花墩糖厂的投资建设
诏安县以前是种甘蔗产糖区,1974年2月建成日榨甘蔗500吨的诏安糖厂(后改称凤寮糖厂),后来虽技改扩建至日榨甘蔗700吨,但仍无法按农时要求榨完甘蔗,影响了生产队农民播插新蔗苗或轮种其它农作物的春耕生产。
1980年代初,诏安还比较贫困,为了改变面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工业化发展。经县委、县政府的多方努力,在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工程概算等基建程序的前提下,福建省政府终于批准诏安再新建一家日榨甘蔗2000吨的花墩糖厂,总投资3312万元,后来经申请追加项目概算406万元,合计总投资3718万元。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中央和省级政府已选择部分生产性建设项目实行拨款改贷款。这样,花墩糖厂就与新建的漳浦鹿溪糖厂(日榨甘蔗2000吨)、漳州糖厂扩建(增加日榨甘蔗3000吨)一并列为基建贷款项目。
为了试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改革,福建省政府决定由省财政厅与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省建行”)出资成立福兴财务公司,公司的贷款管理由建行负责。为此,省建行设立了基建贷款处,建设银行龙溪地区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地区建行”)设立了基建贷款科,诏安县建行因经办花墎糖厂基建贷款业务,加挂“福兴财务公司诏安代理处”的牌子,并配发代理处的公章。县建行行长沈锡炎(部队转业干部)兼任代理处负责人,我兼任代理处的经办人。
花墩糖厂的建设,被福建省政府列为重点建设工程。中共龙溪地委、龙溪地区行政公署对此相当重视,将花墩糖厂定为正处级,并配备了强有力又懂制糖技术与业务的领导班子,由龙溪地区轻工局长武起忠调任厂党委书记,由漳州糖厂副厂长王金泉调任厂长,由漳州糖厂车间主任、制糖专家李明杰调任副厂长,由诏安县工业局长陈仰棠调任厂党委副书记。中共诏安县委、县政府对花墩糖厂的基建也全力以赴,县委书记刘兴玉兼任花墩糖厂工程总指挥,花墩糖厂领导班子及林克治、叶元印专任副总指挥。县委还从县直机关单位调了一大批年富力强、有工作经验的科级干部担任花墩糖厂各科室及车间的领导。如:林天河任厂办公室主任;沈坤德、张钦潭任人亊劳工科正副科长;陈德明任财务科长;张建忠任基建科长,沈烈光、何振汉等任副科长。同时,又从外地调进一大批有大中专学历、有工作经验的各类技术人员,也为他们解决了夫妻长期分居的难题。
花墩糖厂在征地338亩后,于1981年10月27日动工兴建,先用推土机平整土地,修建东、西两条进厂区道路。工地上红旗飘舞,机声轰鳴,一片繁忙。而此时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指挥部向县气象站借用一幢刚竣工的小综合楼,作为会议室及厂领导的工作与住宿之用。其它科室与食堂设在临时工棚里,我夏天常在那里被烤得汗流浃背。
土地平整及进厂区道路完成后,各支建筑队伍先后进场施工,工地上热火朝天,只争朝々。厂房土建工程由省建设厅安排给福建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承建,设备安装由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公司承建,赤水溪取水泵站、桥梁等工程由宁德地区水利工程局承建。厂福利区的4幢职工集体宿舍与4幢职工家属宿舍及食堂、幼儿园、水塔等,分别由诏安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和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道路、污水管道铺设等其它设施,分别由广东汕头及本县的几支建筑工程队承建。
建行对基建资金的监督管理
1980年代,中国建设银行还是具有管理基建资金这一财政职能的国家专业银行。国家投资固定资产的一切资金,必须由建设银行监督管理,按投资计划、按基建程序、按工程概(预)算、按工程进度进行拨(贷)款并支付。
花墩糖厂作为福建省最早实行拨款改贷款的试点项目之一,严格按上述“四按”拨款原则执行。为此,地区建行派出花墩糖厂专管小组,由县建行行长沈锡炎兼任组长,我担任专管员。
1981年下半年,地区建行又加派王俊贤同志进驻工地担任专管员。他家在龙海,是当年集美财经学校基建财务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在地区建行基建贷款科。我们两人分工协作,我为主负责审核工程造价与办理贷款使用计划,他负责贷款资金使用的审查。共事近3年,相处得很好。1984年夏,花墩糖厂工程竣工后,他才回漳州工作。
对花墩糖厂基建资金的监督管理,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守计划、把口子”,严格按省计委下达的投资计划执行,贷款资金不能用于计划外项目。所以每次的施工图纸与工程预算的会审,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等重要环节,我们都全程参与,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计划外工程或超计划而造成超概算,防止不按基建程序办事而造成损失,以免给基建资金留下缺口。如出现监督不力造成的问题,我们专管小组要承担相应责任。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坚持“四按”拨款原则办事,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同时,我们又与花墩糖厂计划科、财务科、基建科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基建现场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或提供方便,共同为花墩糖厂的建成而努力。
尽管如此,在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棘手难题。如:当时花墩糖厂供销科泒人长驻漳州,设立驻漳办事处,办理机器设备、物资的釆购及运输中转等事宜。为此,花墩糖厂在漳州延安北路新村订购了两套商品房,并汇去4万元的购房款。事后,地区建行发现是计划外项目并追查下来。我到县建行会计柜台核查汇款凭证后,才发现是柜台的某会计因疏忽,在汇款凭证未经专管小组审查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就给予办理汇款手续。此事,地区建行要求追究她的责任,做出书面检查,并追回该笔购房款。可是,花墩糖厂再三反映说明,购房虽然是未列入计划内项目,但可省去驻漳办事处一大笔的房租支出,又有两套房子供办事处长期使用,一举两得。我们也认为这样是合情合理,但又不合“法”,毕竟是超出基建计划的项目。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既要体谅花墩糖厂的实际情况,又要取得上级行的许可而“放一马”。沈锡炎行长和我多次与地区建行的领导及经办人员沟通,最终由我起草一份报告,以县建行的名义作了深刻检查才了事,花墩糖厂方面也甚为满意。
二是严格审查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果。审核工程预(结)算,是当时建设银行履行财政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专管小组一项繁重又艰巨的日常工作任务。我们必须以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为准绳,以工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签证为依据,精心计算,进行审核。
省七建公司未进场施工前,我就与该公司供应科、预算科的人员及花墩糖厂财务科的洪瑞国组成地方建材(砂、砖、碎石、整毛石、粘土等)调查小组。会同县社企局与基建局所属的两家建材公司,深入供料生产现场调查价格,加上运输费用,制定建材预算价格,作为编制建材预算单价的基础。当时砂、石由两家建材公司负责统筹供应。但社企建材公司提出的管理费偏高,我与洪瑞国同志据理力争,毫不退让。最终该公司的砂、石管理费下降为合理水平,为花墩糖厂的投资节省了大量的费用。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在地区建行建筑经济科陈柳英工程师及李建超同志的指导、协助下,我们又在诏安一建公司和二建公司承建的花墩糖厂4幢职工家属宿舍楼试行工程预算包干。由李建超同志对该项目的工程预算进行审核,然后我们会同花墩糖厂财务科的洪瑞国、县一建、二建公司的预算员进行会审,确定工程包干造价。在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包干费用为工程直接费的百分之三,该费用包括赶工费、停水停电误工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等。这样,花墩糖厂既控制了工程造价,免去此类费用的按实签证,施工单位又有合理的费用来源,通过赶工加快工程进度,有利可图,双方均为满意。实践证明,该工程造价包干是成功的,明显地提高了投资效益。
对花墩糖厂福利区其它分项工程及进厂道路、污水管道等工程结算,在糖厂基建科与财务科洪瑞国初审提出意见后,我加班加点进行严格审核,剔除高估冒算的费用,核减超过工程预算定额的不合理费用。最后经建行、花墩糖厂及施工单位三方会审后签字盖公章,确定合理、合规的工程结算造价。
花墩糖厂的厂房土建与设备安装工程的结算,由于单项工程众多,投资量大,后来由地区建行建经科泒人给予审核,而我那时己去福州大学学习了。
管理花墩糖厂这样大型的基建投资贷款项目,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在基建第一线中我边学边干,业务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我全身心地投入花墩糖厂的基建投资管理,可以自豪地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83年,我被省建行与福兴财务公司授予“优秀专管员”光荣称号,并在厦门召开的建行基建贷款管理工作交流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花墩糖厂的终结
花墩糖厂的基建,参建各方紧张有序,努力奋战,历经两年多的精心施工,终于在1984年3月6日建成,试投产7天。
花墩糖厂原预计年产白糖3万吨,产值3千多万,年创税利逾千万元。但投产两个榨季后,由于全县的甘蔗种植量减少,不够两个糖厂“吃饱”。县政府在1986下半年决定凤寮糖厂停产,人员并入花墩糖厂,其厂房改造为罐头厂。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转变,甘蔗种植量逐年减少,花墩糖厂的原料日趋紧张,经济效益不断下降,最终亏损严重,资不抵债。1999年9月,在国务院下达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范围内,该厂宣告破产清算。其未还清的基建贷款本息,由建行与兴业银行(由福兴财务公司改制成立的省属股份制银行)按比例承担,报财政部批准核销。
诏安花墩糖厂厂房(现状)
诏安花墩糖厂进厂道路(现状)
花墩糖厂从投建至破产,历经18年。虽然现在它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它为诏安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为诏安的财政收入(税收部分,其利润和折旧用于归还基建贷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诏安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最初的基础设施,为全县工业的提升发展提供并培养了大批的工业技术骨干。它在诏安工业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与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值得后人永远记忆的。
附注:本文原载于《漳州史志》2019年第2期,花墩糖厂照片由吴志煌先生协助提供,特此致谢。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travel/2019/1122/4791.htmlTags:
上一篇:漳州花博会上台湾展区来了台湾游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