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旅游 >
南靖县敦庆楼的红色记忆
2019-11-28 14:46旅游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连日来,南靖县文物保护中心组织工作人员、文保巡查员深入全县各地开展文物安全检查。金山镇河墘村水潮自然村水潮街门牌51号、53号的敦庆楼保留80年前4条红军标语、5条抗战标语,受到了关注。 南靖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3月19日公布敦庆楼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

连日来,南靖县文物保护中心组织工作人员、文保巡查员深入全县各地开展文物安全检查。金山镇河墘村水潮自然村水潮街门牌51号、53号的敦庆楼保留80年前4条红军标语、5条抗战标语,受到了关注。
“南靖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3月19日公布敦庆楼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山镇文保巡查员吴火燃说,敦庆楼始建于清末,系两进一天井二护厝、青砖木结构、后堂为二层楼房的闽南古民居建筑。在敦庆楼后墙,保留着“发展闽西苏区!”“消灭屠杀闽南工农群众的张贞”两条横写的红军标语;在敦庆楼右墙,保留着“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拿枪打工农”“欢迎白军来当红军。红军Ⅲ(A)”两条横写红军标语。
从敦庆楼大厅走上木梯,楼上住房内墙壁则保留着“我们现在实行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叫声同胞□倒东京打倒日本鬼”“拥护中国万万岁争创独立国家讲道德说仁义”“誓雪国耻”“打倒日本鬼子”5条竖写抗日战争宣传标语。标语边画着一只猫,两边书写“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落款日期:丁丑年。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时,曾在敦庆楼设指挥部,墙上的红军标语是红军进漳留给南靖人民革命史的宝贵历史遗产。”南靖县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会员、县方志委退休干部江清溪说,他在2012年9月到敦庆楼调研,当时70多岁的敦庆楼楼主卢正南(已逝世)介绍,其父亲看见红军在敦庆楼住宿并在此召开会议。由于当时形势紧张,红军离开后,卢正南的父亲给那些革命标语抹上白石灰。方志委干部用刀铲掉白灰,才显露出红军标语。
据《南靖文史资料》(南靖县政协提案与文史委2007年12月编写)第三十一辑的“毛泽东在南靖”(作者:吴荣寿)记载:1932年4月14日,东路军总部和第四军抵达金山水潮,当夜在水潮宿营。当时的水潮,水陆交通方便,是闽西南的交通枢纽和货运集散地。毛泽东到达后,经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决定在这里设立红军转运站。
“敦庆楼楼上抗战标语边的‘猫图’落款时间‘丁丑年’系1937年,与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南靖分会在1937年到金山乡村开展抗战救亡宣传的时间吻合。”南靖县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会员、县政协退休干部谢新鎏说,据南靖县有关资料记载,“七七事变”爆发后,南靖县于1937年7月30日成立了“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南靖分会”,积极开展抗战救亡,把山城、金山、龙山等乡村抗战救亡运动推向高潮,极大地鼓舞了南靖人民抗战救亡的斗志。经考证,敦庆楼楼上室内保留的5条抗战宣传标语,系当年抗敌后援会南靖分会人员住宿敦庆楼期间所书写。
据悉,时过80多年,敦庆楼保留9条红色标语为当地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形象、宝贵的教材,也使金山镇红色文化教育有了本土教材。
⊙徐东升 文/图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travel/2019/1128/4865.htmlTa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