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旅游 >

东山出土3方清代石刻 为研究关帝文化提供新资料

2019-12-31 16:54旅游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经清理描红后的3方石刻 漳州新闻网讯(黄辉全 文/图)近日,笔者在东山抗战烈士陵园见到业余文博爱好者刘长国、刘文生正在为三件出土、距今168年的原五里亭关帝庙石刻做最后的清洗和描红。此举将为研究东山关帝文化提供新佐证。 出土的石刻中有一副楹联,分别...

  经清理描红后的3方石刻

  漳州新闻网讯(黄辉全 文/图)近日,笔者在东山抗战烈士陵园见到业余文博爱好者刘长国、刘文生正在为三件出土、距今168年的原五里亭关帝庙石刻做最后的清洗和描红。此举将为研究东山关帝文化提供新佐证。

  出土的石刻中有一副楹联,分别刻有“气塞两间何分僻壤”“灵昭千古遍祐遐陬”,上款“咸丰元年蒲月”,落款“贡生黄步青敬题”,柱高218厘米,宽23厘米,厚23厘米。另有一方石柱刻有上款“咸丰元年夏月”“吴宫花草埋幽径”等字和蟹壳形图案,柱高276厘米,宽33厘米,厚23厘米。

  据有关史志记载,铜山五里亭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咸丰元年(1851年)经重修扩建,为清代铜山三大关帝庙之一。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官兵,1940年东山县政府拆除五里亭关帝庙,由43位华侨捐资修建为东山抗战烈士陵园,成为当时福建省少有的抗战烈士陵园之一。

  2012年,省文物部门组织对东山抗战烈士陵园进行恢复性大修缮时,发掘出土了这3方石刻。当时施工人员仅将其移至陵园围墙边而未加妥善保管。据发现人东山文史研究人士陈福介绍,他在今年清明节前参加祭祀扫墓时,对墙角3方石刻产生兴趣,爱好的本能促使他动手研究,初步断定与关帝楹联有关。过后,他和刘长国、刘文生、陈金寿等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去泥浆清洗,再逐一刮掉被填的灰土,经辨认和描红后,使之恢复原貌。

  从有关史料获悉,石柱捐建者黄步青系贡生加五品衔、清道光年间曾任澎湖左营游击。“这次原五里亭关帝庙楹联石刻的现身,印证了自古铜山有‘吴宫花草埋幽径,魏国山河半夕阳’颂关帝楹联之说,该联为集李白、李益诗句题五里亭关帝庙,作者佚名。”陈福说。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travel/2019/1231/5323.html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19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