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旅游 >
让世界倾听漳州——境内外媒体聚焦漳州专场新闻发布会
2019-09-26 17:32旅游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9月25日上午9时,距离漳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开始尚有一个钟头,而省政府新闻发布厅里已有15名境内外媒体记者前来踩点,忙着占据有利机位,更好地聚焦漳州。 当时钟指针指向10时,以奋力赶超当先锋建设富美新漳州为主题的漳州专场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生态漳州、...
9月25日上午9时,距离漳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开始尚有一个钟头,而省政府新闻发布厅里已有15名境内外媒体记者前来“踩点”,忙着占据有利机位,更好地“聚焦”漳州。
当时钟指针指向10时,以“奋力赶超当先锋建设富美新漳州”为主题的漳州专场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生态漳州、魅力漳州、活力漳州“站”到了近70位境内外媒体的聚光灯下,用一组组靓丽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项项实在的举措介绍着自己,让世界倾听漳州。
“漳州有一种‘绿富美’的气质”
70年筚路蓝缕,70年风雨兼程。勤劳淳朴的漳州人民艰苦创业、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布会上公布的一连串数字,令经济日报记者林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漳州的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漳州GDP为3947.6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这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林坚由衷地赞叹。
对于当前漳州积极实施“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做法,林坚尤为赞赏。他说:“经济要发展,主要还得看工业。当前,漳州瞄准‘加快建设工业新城’的目标定位,突出了工业引领,尽可能地将人力物力财力往工业聚集,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这经验做法尤其值得宣传报道、学习借鉴。今后我也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漳州,多宣传漳州推进工业发展的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
从业14年的新华社福建分社主任记者李慧颖,长期聚焦两岸融合发展与外经外贸工作等,因此对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台商投资密集区的漳州格外关注。“漳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长期以来,漳州积极发挥对台独特优势,不断扩大漳台两地的文化交流、促进漳台经济深度融合,落深落细落实各项惠台措施,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李慧颖说,近年来,她在采访中也见证了漳州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优势产业集群成型,见证了漳州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一项项新的显著成就,“漳州有一种‘绿富美’的气质,发展潜力十足。”李慧颖赞美道。
“漳州,令人向往与期待”
谷文昌精神、110服务精神、龙江大局精神和女排拼搏精神都发祥于漳州,它们共同引领和鼓舞着漳州人民砥砺前行。
“漳州,是一块精神富足之地。每一种精神对漳州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漳州应倍加珍惜,传承好弘扬好。”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黄长秋说道。当下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黄长秋认为,漳州所拥有的精神是漳州乃至全国党员干部忆初心担使命的生动教材,漳州应进一步挖掘、宣传和推广,让精神财富切实化作党员干部拼搏进取的动力源泉。
福建日报记者杜正蓝长期关注漳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常扎根漳州基层一线采访。“我在采访中发现,漳州多数企业早已一改往日‘老旧厂房’形象,入眼即是环保洁净的生产工艺,以及‘先进公园再进厂’的产业标语,折射着漳州‘大工业’的绿色转型之路。”杜正蓝说。
杜正蓝表示,对生态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度。漳州咬定绿色发展理念,用绿水青山铺成发展底色,勾勒出大工业蓝图,左脑思考生态逻辑,右脑思考工业逻辑,让“工业新城”在田园都市里孕育,在生态强市中挺起工业脊梁,漳州目前的发展有目共睹,漳州未来的发展令人期待。
“助推漳州声音传得更远、更好”
“发展要有动力,也要有方法”,香港商报记者张杰感到此行收获满满:“漳州发展势头好、营商环境好、生态环境好,这对外商来说可谓吸引力十足。”
张杰表示,漳州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积极鼓励传统产业应用前沿技术,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此外,开发区“区地合一”体制机制改革,能够解决开发区发展的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吸引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我将把漳州这一投资宝地的信息带回去、传出去,助推漳州声音传得更远、更好。”张杰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林舟与漳州结缘于13年前,那时,他作为一名实习记者前来漳州采访“漳州110”精神。13年已过,林舟对漳州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深入,他也因此喜欢上漳州这座城市。“通过亲身感受和实地了解,我对淳朴善良的漳州人民的印象又多了一层,那就是创新、拼搏。”在林舟看来,漳州人民的创新精神体现在“漳州110”、“315”维权热线等创新经验做法上,拼搏精神体现在各行各业突飞猛进的势头上,尤其是当前旗帜鲜明发展工业,展示出的拼劲可谓十足,“今后我将会把更多镜头对准漳州,为漳州点赞”。
⊙本报记者张志鹏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travel/2019/0926/4131.htmlTa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