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旅游 >

谷文昌诞辰纪念日将至79岁老归侨退休干部谢溪添深情回忆

2019-09-26 17:32旅游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简介谷文昌诞辰纪念日将至79岁老归侨退休干部谢溪添深情回忆谷书记教导我当好人民艺术家 谢溪添在家中讲述当年谷文昌的故事 近日,原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荣获全国最美奋斗者称号。今年10月15日是谷文昌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再次勾起许多人对谷公的怀念。9月24日,...

  谷文昌诞辰纪念日将至79岁老归侨退休干部谢溪添深情回忆——“谷书记教导我当好人民艺术家”

  谢溪添在家中讲述当年谷文昌的故事

  近日,原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荣获全国“最美奋斗者”称号。今年10月15日是谷文昌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再次勾起许多人对“谷公”的怀念。9月24日,在东山县西埔镇探石村,现年79岁的谢溪添指着书橱里他上百本获奖作品奖状和证书,满怀深情地说:“谷书记的教导,激励我当好人民艺术家!”

  1950年5月,东山岛解放后,在新加坡出生的谢溪添9岁时随老父亲从新加坡回到故乡探石村,从此便留在东山。在东山二中念书期间,谢溪添与谷文昌的大女儿谷哲惠是同班同学,经常一起到她家里看连环画,谷文昌和夫人史英萍习惯称呼身材较小的谢溪添为“小鬼”,并多次拿熟番薯、花生果招待他。

  1959年谢溪添就读于福建省戏剧研究所编导班,1961年回东山后被安排在新创办的县广播站担任文艺编辑及播音员。1962年,谢溪添的处女作——一个反映家庭美德的方言故事诗《林大姨好教示》,获得福建省第五届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创作奖,被刊登于省文化刊物《热风》。谷文昌听到这个消息,叫来谢溪添。“小鬼,原来是你写的啊!”谷文昌笑着说,“你能不能再写写,用文艺的形式来宣传东山植树造林?”

  “好,我尽快完成。”谢溪添从老父亲被迫去南洋谋生的经历得到启发,又深入山口“乞丐村”等地进行采访,最终写成了一篇方言故事诗《兰头伯回乡记》,说的是一位别名叫兰头伯的人,多年奋力种植“兰头”(龙舌兰)治理风沙,可东山岛的沙滩连“兰头”都种不活,作物绝收。伤心的兰头伯只好下南洋(新加坡)打苦工谋生。30年后,兰头伯回乡,却发现处处绿树成荫,认不出家乡了。作品通过县广播播出和《侨乡报》刊登后,产生了很大反响。“谢溪添这个作品写得好。”谷文昌连声称赞。

  1979年在县潮剧团任编导的谢溪添,一天到漳州开会顺便去看望生病在家疗养的谷文昌,他委屈地哭诉自己曾多次受到批斗的窘况。谷文昌拍拍他的肩膀,鼓励说:“我也受过伤害呀!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益的事,您再难也要坚持做下去,争取当一位有益人民、有益社会的艺术家!”

  谷书记的教导,使谢溪添深受鼓舞。他提振精气神,满腔热情地投入文艺剧目创作。不久,他为舞蹈《抓螃蟹》作曲,该节目赴京汇演获优秀节目奖。 1983年谢溪添调任县文化馆副馆长,他创作的故事《甘蔗两头甜》获省农村题材创作一等奖。1988年他兼任县曲艺家协会主席,更是日夜扑在文艺作品创作和表演技术指导工作上。不仅能编剧,还身兼导演、艺术指导、群众演员等数职。

  上世纪80年代,谢溪添在新加坡的亲属多次请他到新加坡度假,并劝他定居新加坡,要为他办理手续。他婉言谢绝:“家乡把我养育成人,国家把我培养成才,我要留在东山,发挥艺术之长报效祖国。”

  退休后,谢溪添精心创作宣传谷文昌精神的作品,有《缅怀谷文昌》《绿色丰碑》《树人》等23篇,共6万多字。2015年5月,谢溪添创作的东山渔歌渔鼓说唱《谷文昌住店》,以谷文昌1961年由于日夜操劳过度,病魔缠身,被上级领导“强逼”上漳州市医院检查身体时,为替公家省钱,寻找最便宜的、住一天才1元钱的旅店这一真实故事为题材,再现了谷文昌的光辉形象。2015年9月,该节目被选送参加第三届全国曲艺大赛喜获铜奖,这是东山县曲艺节目首次参加国家级曲艺大赛并获奖。

  2017年4月,谢溪添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优秀基层曲艺工作者”称号。谢溪添表示,尽管他已是耄耋老人,可只要手脚还能用,就要当好人民艺术家。

  ⊙谢汉杰文/图

编辑:日尧 本文网址分享:http://www.zawww.cn/travel/2019/0926/4132.html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6199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